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快、准、稳”赢得“百米跑”

2023-07-06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机教育 | 浏览量:

“快、准、稳”赢得“百米跑”
——红阳公司所属科技公司某项目攻关侧记
吴冠宇 庹明坤
        近日,红阳公司所属科技公司承制的某项目产品按节点高质量收官,收到了用户千里之外发来的感谢和赞誉。公司团队凭借过硬技术、成熟经验和高效协同保障机制,快速反应、精准定位、稳扎稳打,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仅用60天时间提前完成了百日任务量,向用户交上了完美答卷。
迅速动员,做好全面策划
        4月底,科技公司接到订单信息,用户要求6月30日前完成产品科研任务。这意味着从产品原材料备料、下料到装配、调试直至通过验收,生产周期仅为2个月。指令如“军令”,起步即冲刺,为确保该项目按节点履约,生产系统快速反应,组织项目专题动员部署会,制定专项方案,势必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为高效调配生产资源,生产系统综合研判,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各方面对各项科研生产任务及时做出动态调整,组织技术、外协、质量、生产、营销等部门分析项目技术重难点、质量关键控制点,并编制项目专题策划方案。很快,各部门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形成整体合力。主管调度员吴冠宇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按照加工工艺将专题计划细化至每一个工艺流程节点、每一个零件,严格按照专题计划节点检查、督产、考核。
精准定位,舞好技术龙头
        项目攻关得以快速推进,工艺是支撑,技术是龙头,精准定位技术实施方案、解决一切技术和工艺问题是关键。技术部门为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全员快速进入状态。工艺室室主任张祥主动担起重任,带领技术团队快速拆解项目产品图纸,定位工艺类型、厘清技术难点,前后形成共近500余张图纸。过程中,团队与用户单位技术人员高效对接,不断完善材料定额、机加工艺编制等内容,快速固化技术路线和工艺规程。最终,团队仅用时一周便完成该项目所有技术文件编制。
        该项目主体为铝方管框架式焊接结构,长10余米,在焊接过程中极容易变形,框架内部安装面焊后不易加工。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团队需要合理控制每道工序加工余量,尽可能通过工装控制焊接变形,降低后续装调难度。所有零部件装配均在框架内部,装配、调试工作均需要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装调极为不便,罗刚、郭畅、张祥等技术员昼夜分析验证,优化施工方法,最终制定了最优解决方案。装配班班长黄先义和李书平、刘杰等班组师傅们根据工艺文件明确装配技术难点,默契配合做好装配。
稳扎稳打,做好保障全速冲刺
        时间虽紧,但团队坚持统筹质量和效率,以“稳”致胜。在生产周期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团队全员忙而不乱,做到信息沟通高效畅通、任务多头协调平稳有序、责任落实严格到位,稳字当先,为攻关冲刺做足全面保障。
        步好每一子,方能下好满盘棋。科技公司把总任务分解成条块,有负责人督促实施,吴冠宇负责整体推进抓总,随时协调全链条工作。计划员刘华川根据生产进度,及时与吴冠宇核对近6000件标准件和原材料采购计划等内容细目。采购员胡琅铭在收到材料定额后,提前与供方沟通寻料,同时货比三家,严控成本。外协项目管理员孟祥国紧前安排,组织投产前的准备工作落实,快速厘清重难点,工序各环节一发现问题即及时解决、限时解决。任务节点就是冲刺终点,越是冲刺,越要质量稳、安全稳。项目研制过程中,公司多项科研生产任务堆叠,为确保质量和安全无虞,公司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生产系统主管领导、总调度长等昼夜紧跟生产现场解决问题。
        由于该项目零件、标准件种类多、数量大,且生产周期短,为确保产品不带问题出厂,提高检验效率,质量检测部组织全体检验员根据生产进度,错峰检验。为确保交付节点,生产系统合理调配人员,对装配、调试、检测、配孔等工序进行详尽分工,任务节点精确到小时……最终,团队在节点前高质量完成了项目攻关。
        该项目科研生产时间短,是对公司生产能力和技术实力的一次很好的检验,再次展现了公司应对各类“短、平、快”项目的快速反应能力,为后续继续承接类似项目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