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中秋节 家人陪伴的攻关

2018-09-24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 | 浏览量:

        今年中秋节前夕,航天三江红峰公司黄元红一家三口的攻关紧张进行,有家人陪伴的攻关,温馨得让人羡慕。
        父亲李世清是数控技师,航天二代,母亲黄元红是机加工艺师,儿子李根是入职两年的新职工,负责电装工艺,航天三代。中秋节前,一种新型惯组攻关让一家三口在生产线上紧张忙碌。
        新型惯组集产品及测试于一体,高集成性,设计精度高,零件结构复杂,加工安装难度大。跟在家里一样,在生产线上,黄元红还是主心骨,作为机加工艺师,她指导丈夫加工零件,为儿子解决电装中的机加问题。
        9月上旬,惯组铸件毛坯来到生产线,精度要求高,内部大小不同的孔径分上下两层,要求圆柱度和同轴度在千分之五左右,这已经是李清世操作机床的极限精度。整整三天,夫妻二人,一个在对铸件毛坯测量,一个在计算尺寸……铸件质量状况不清楚,不能轻易开动机床。
        怎么加工才能保证精度,提高合格率?上班在攻关,回家的路上讨论,做饭的时间琢磨,讨论最激烈的时候,夫妻俩几乎要吵起来。儿子李根还是用那句话“别吵吵,按妈妈说的做!”来平息即将发生的“战斗”。
        几天过去了,加工基准确定了,开始加工准备,配卡盘,编程序、对刀……首件下来,夫妻俩一个自检,一个二检,车间主任三检,首件合格,可以继续加工。黄元红放心地回家准备晚餐等家人回家。
        机床在温柔地旋转,屑儿在不断地飞舞,时间在悄悄地流逝,一转眼到了下午5:30,李世清负责的工序顺利完成,下班回家,可口的家常菜正等着他,一家三口难得团圆的幸福晚餐。
        与此同时,李根负责惯组电装部分正在艰难进行,因为第一次装配,黄元红和李根一起紧跟现场指导师傅们安装。
         有妈妈的陪伴,李根感觉安心多了。“妈妈是个经验丰富的工艺大师!”这是李根对妈妈的高度评价。李根学的是电子类专业,在实习期间,他对某机加结构件是一头雾水。回到家里,他给父母讲起了心中的困惑。“这个难不倒你妈,她是专家。”爸爸骄傲地说:“你妈以是这个机加件攻关项目组成员,有研究!”妈妈倾囊相授,李根了解到了产品的运动原理,还对可能出现的故障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家庭课堂,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李根进步得更快。
        母子俩讨论问题,李世清默默地退到一边干家务,他打趣地说:“他俩是知识分子,解决的是大问题,我就干点粗活,为他们作后盾。”
        实习期结束,李根主管惯组类产品的电装工艺,在工作中,他时时能感受到父母凝聚在产品上的深爱,很多时候,电装中的机加件是父母加工的,机加件合格率高,装配出现的问题很少。这次,惯组产品在李根手里一路绿灯,装配顺利。然而在测试对接工装时,有一安装孔与工装无法装配,父母几乎同时提到“配合间隙”,“那你得搞清楚配合间隙,尺寸公差不是随意标注的,它涉及的学问还大呢,必须有一定的间隙才可装配。”看着“啰嗦”的父母,李根从心底里体味到航天人的严谨精细。他马上查看了工装设计图纸,和工装设计人员对图纸进行优化完善,避免后期因工装尺寸的问题出现干涉无法装配的情况。
        中秋节期间,三人的工作都圆满完成。夫妻二人合力加工的最后的一小批惯组零件,合格率从60%提升到100%,这让黄元红很有成就感,也从心底里佩服丈夫的匠心。李根负责的电装产品通过了试验验证,达到交付状态。(邓顺英)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