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新闻 >

厚积薄发 中国一重胜利实现扭亏为盈目标

2018-01-22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 浏览量:

        日前,中国工业报记者从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去年经过中国一重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与奋斗,实现订货122.5亿元,同比增长50.9%;回款120.7亿元,同比增长50.4%;营业收入102.95亿元,同比增长221.27%;利润1.08亿元,同比增利55.82亿元,圆满完成了2017年既定经营计划和预算目标,胜利实现了扭亏为盈。

    担纲央企责任

    据相关人员介绍,2017年,中国一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现扭亏脱困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全面预算为指引,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作风为抓手,全面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开拓市场、着力夯实基础管理,打响了脱困振兴提质增效攻坚战。

    为实现扭亏脱困目标,中国一重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深化以营销为龙头的生产经营新机制,深挖市场需求及二次开发,牢固树立大营销格局,主动贴近市场、服务用户,全年与44家中央企业及所属企业建立沟通联系,与鞍钢、中钢研等10余家大型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有力地促进了营销工作的全面开展。坚持“小核心、大平台、轻资产、精协作、聚人才”的原则,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由传统装备制造向高端装备制造升级、向制造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探索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推进各项改革工作,以三项制度改革为“核心点”带动公司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完成了集团公司改制工作,坚持“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全员签订劳动合同和岗位合同,薪酬分配向营销、高科技研发、苦险脏累差、高级管理、高技能五类人员进行倾斜,打通了营销、管理、技术、技能四个职业发展通道,极大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多项措施并举

    一年来,中国一重狠抓企业内部管理,大力推行“225”管理创新体系,把外部市场机制真正引入企业内部,充分发挥研产供销运用快速联动反应机制作用,及时解决生产运行中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实物产出;成立了内部市场化推进组,形成了标准成本体系;推动全员预算向纵深发展,预算管理触角对公司全覆盖,管理能力和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积极进行科研新产品开发研制,以核电常规岛AP1000整锻低压转子为代表的核电重点产品实现了首件国产化,设立了34个党员创新工作室、42个劳模创新工作室,127个创新小组,全年立项基层创新课题193个,建立技术攻关专项推进组,成功地攻克了技术质量等方面难题,大力提升了产品供给质量和服务质量。2017年,中国一重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并参与完成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1个、二等奖项目2个。同时,中国一重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理念,着力构建企业与职工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事业共同体,积极解决职工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先后实施了职工食堂、电影院、文化宫、体育场、洗衣房改造以及全员体检等惠民工程,努力创造了一重人的美好生活。

    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企业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干部职工精神状态为之振奋、干事创业的初心、信心和决心不断增强。中国一重生产经营形势全面向好,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逐步变成现实。

    据了解,2018年中国一重还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继续解放思想,持续改革创新,敢于担当作为,奋力振兴发展,坚决打赢作风建设、防范风险、脱困振兴“三大攻坚战”,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军民融合、人才强企、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努力争创产品、技术、服务、体制机制、人才、能力“六个一流”,坚定不移全面完成年度经营任务目标,走出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子,向着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实现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阔步迈进。

    记者点评

    中央企业不辱使命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蓄势待发,采取多项措施并举,一路砥砺前行。中国一重经过顽强的拼搏和努力,终于从“低迷”经济的徘徊中走了出来,中央企业再一次向我们展示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一重经济发展能够步入良性轨道,无碍乎有这么几点:首先以抓经济为前提。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资委各项要求,用好国家振兴实体经济的利好政策,抓住国企提质增效和央企抱团取暖的有利时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力度,加快步伐,紧紧围绕专项装备、核电装备、石化装备、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七大”业务板块,主动贴近市场、服务用户。

    另一方面以抓改革为突破口。深入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压缩管理层级;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实施市场化选聘和调整,实施薪酬分配向营销、高科技研发、苦险脏累差、高级管理四类人员倾斜。切实解决了国企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收入能增不能减难题,实现“一子落,满盘活”。

    第三以抓科技为依托。将“双创”作为创新驱动重要载体,成立技术攻关专项推进组,聚焦技术质量共性问题,确立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全员全方位“双创”,一批被业内专家誉为中国制造、中国质量、中国速度的国之重器脱颖而出,以“华龙一号”为标志的中国核电已具备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的制造能力,在中国核电自主化发展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四以抓管理为动力。狠抓企业内部管理,强化预算运行,大力推行“225”管理创新体系,建立研产供销运用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强激励、硬约束,实现管理体制机制重塑再造。

    我们由衷地说,中国一重走出了困境,全面振兴的路还很长,但中国一重抓经济、抓改革、抓创新、抓管理等一系列的新举措值得我们借鉴。

厚积薄发 中国一重胜利实现扭亏为盈目标

图为全球首台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下线时的情景。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