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教商情 > 创新研究 >

元坝气田攻关领先技术撑起高产标杆

2021-11-18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未知 | 浏览量:

  初冬的川东北,山青水绿、薄雾缥缈,世界首个埋深超7000米的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元坝气田正静静地高效开发绿色能源。

  为高效开发这个世界最深海相酸性气田,西南油气开展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运用国际领先的超深层小礁体精细刻画技术、超深水平井优快钻井与储层深度改造技术,攻克了世界级难题,填补了我国开发超深层生物礁气田的空白。

  自2014年12月投产以来,元坝气田累计产气超220亿立方米,35口生产井平均单井日产超40万立方米,其中12口井累计产气超10亿立方米,成为“少井高产”的标杆。

  精细刻画7000米深、最小0.5平方千米的生物礁体

  “元坝气田气藏主体埋深达7000米,75%以上的单礁体面积小于1平方千米,这些生物礁体就是含气层,其大小、形状、位置识别不清,就好比枪手看不到千米之外的射击目标,无从下手。”西南油气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王勇飞说。

  传统地震描述技术无法识别和刻画复杂礁群内部的小礁体,科研人员积极开展随钻岩性快速识别、核磁物性分析、优质储层预测等技术攻关,创新形成“台缘生物礁群发育模式与生物礁储层构型”“超深层复杂生物礁群精细刻画与储层预测”等技术。

  指着电脑屏幕上连绵不断如火焰山般的图像,王勇飞说,这就是用上述技术精细刻画出的生物礁三维地质模型,“就好比给7000米地层做CT,清晰展现了礁体的形状、大小、边界及纵横向分布情况,橙、黄、绿、蓝等不同颜色表示礁体不同含气性,其中橙色代表最优质储层”。

  通过地震解释、气藏描述和储层建模一体化研究,科研人员精细刻画出21个礁群、90个单礁体,其中面积小于0.5平方千米的单礁体21个,储层厚度预测符合率由早期的68.2%提高到95.1%,精确标定出7000米深生物礁体的坐标,实现精准定靶。

  钻头“蛇形”钻进,将多个礁体像穿土豆一样穿起来

  今年7月,元坝102-4H井完钻井深达8200米,刷新气田最深井纪录。

  “越深,钻头就要承受更高的温度和压力。当井深超过7000米,一个手指甲大小的面积就会顶着700公斤的压力,每钻进一米,都面临巨大挑战。”西南油气高级专家刘成川介绍。

  为实现安全、经济、高效钻井,西南油气攻关形成复杂生物礁群超深水平井轨迹控制与优快钻井技术,攻克了超深层钻井提速关键技术,突破了超深水平井“蛇形变轨”技术瓶颈,实现精准中靶。

  元坝气田最优质储层仅30米厚。在钻井过程中,科研人员加强地质工程结合,应用地质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和元素录井、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实时跟踪钻遇油气显示、岩性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钻头轨迹,特别是在水平段钻进时,要进行4~6次调整,让钻头“蛇形”钻进,将多个礁体像穿土豆一样穿起来,提高储量动用率。

  开发10年来,元坝气田平均钻井周期从500多天缩短到300天左右,机械钻速提高30%以上,有效储层钻遇率提高37.8个百分点。

  长井段均匀酸化改造,平均单井日产量超40万立方米

  “气井产能还取决于地层的导流能力,必须对地层进行酸化压裂,形成网状裂缝。而元坝气田气藏超深、高压,且水平段长,常规酸化压裂技术无法达到目的。”西南油气工程院酸化压裂所副所长李永明说。

  他们研发了“温控+酸控”可降解暂堵剂,形成了以多级暂堵、交替注入为主要内容的长井段均匀酸化改造工艺,改造体积较常规工艺扩大1.9倍以上,平均单井日产量超40万立方米。

  今年9月,在元坝102-4H井酸化压裂中,他们采用“滑套分流+多级暂堵+胶凝酸酸化+适中规模及排量”升级技术,对长兴组水平段两个礁体储层段进行分流酸化深度改造,获天然气日产量65.5万立方米,产能进一步提高。(袁鹏)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