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会员服务 > 评选培训 >

(12)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2018-07-27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机械创新与产教融合新思 | 浏览量: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以武汉东湖学院装备制造类专业集群为例
左小琼  贾建平  张  荣  吴红霞
(武汉东湖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摘  要: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高等院校明确自身办学定位,谋求理性发展的必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立足于自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满足行业企业需求,提升课程可雇佣性,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改变教育目标模糊不清、学生就业面向不够明确、片面强调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薄弱的现状,努力培养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职业适应和发展能力,满足先进制造技术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装备制造类专业集群
 
1  引言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落实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客观要求,是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推动高校特色办学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迫切需要[1]。当前我国各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成为制约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瓶颈之一。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高级工、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求人倍率分别高达2.34、2.25、2。而目前的人才培养现状是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科类结构以及各种规格、类型人才的总量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错位,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突出,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又难以找到所需的技术型人才。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与政府的人才质量标准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不相符合。有统计表明:2013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71.9%。高职大专院校的落实率最高,为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因而建设应用型大学就成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聚焦点,很多民办高校和一些地方省属院校的转型发展的方向就是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武汉东湖学院紧紧抓住这个发展契机,率先实现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时刻关注社会经济的变化,凝练学科优势,立足产教融合,加强实际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研究,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强化技术理论,注重技术应用,有效为湖北省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技术、信息和文化支撑,激活高校服务当地经济的社会功能。
 
2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高校通过人才培养活动,使受教育者达到预期结果,集中体现高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特色,反映高校的办学能力和教育水平,是决定高校社会地位与声誉的首要标志,也是影响毕业生发展前途的重要因素[2]。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活载体,是能够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3-4]。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因此,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自然应该成为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在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必须获得明确体现。只有明确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相应的措施才能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环节获得具体体现[5]。
  武汉东湖学院秉承“应用性、集群化、差异化、有特色、高质量”的专业建设理念,培养以思想政治素质、文化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为“一体”,以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两翼”,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校机电类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三个专科专业,形成了装备制造类专业集群,该集群所有专业对应服务的行业及产业领域均为工业4.0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基于“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本校装备制造类专业集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技术、高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建设装备制造专业集群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和实践普通民办本科院校装备制造专业集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以满足工业4.0所需要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又接受过系统技能训练的技术人才的数量、层次和结构的多样需求。
3  成立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多渠道创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
  “地方性”是应用型本科的基本定位之一,这就意味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当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以满足地方人才需求为己任。开展校企合作,可以将人才培养由传统盲目的“输出”转变为校企“共同培养”,即地方企业与高校共建专业、共享教育资源和教学平台,培养的合格人才直接向企业输送。这种方式实现了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将企业的用人需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实用性”,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传统的“订单班”、工学交替等实践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校企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培养,但是在深层次的合作方面仍然受到一定局限。成立装备制造类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积极吸引各类大中型企业参与到我校专业建设过程中来,是本校机电类专业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能,多渠道创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
  1)将企业引入高校。即在校内建立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教学企业”,校企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师生通过参与实体经营和管理实现理论学习与顶岗实习的结合。这种方式可以借用企业的社会资源,在真实的经营环境中教学和实践,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校企共建实验室。校企共建实验室是校企双方相互支持、渗透,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重要机制,也是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课题项目合作以及共享科技资源的重要平台。
  3)校企共同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最后环节,也应当作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从内容上看,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应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而非理论探讨,因此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作为整合毕业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校企共同指导的核心在于企业的全程参与。首先,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当源于企业生产管理的实践,有现实的问题和真实的数据;其次,企业安排的导师应当是选题来源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论文的过程就是带领学生团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最后,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和学生共同探讨选题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和验证。
  4  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导地位
  专业的转型发展首先应该是教师的转型发展。师资队伍的自身工程实践能力与学术水平的强弱,直接决定所培养的学生能力,决定了专业转型的成功与否。因此,我校将“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各专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始终坚持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来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具体做法是,每年选派1到2名教师深入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实施专业教师“一师一企”工程,快速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同时,每年邀请若干名名企业中高级职称人员来本校负责课程的部分章节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工作。通过培养、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技术过硬的高水平的“双师双能型”专业教学团队。目前,该专业集群“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稳定达到60%以上。
5  结论
  “中国制造2025”时代背景下,由于智能工厂的出现,端到端的数字化网络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创造智能产品、程序和过程,能够管理复杂的事物,进而更高效地制造产品。在“工业4.0”时代,人与技术的持续互动成为可能,人将更多地作为一个变量而不是一个常量参与到生产过程当中,每个生产者都有可能为个性化产品的最终形态提供创造性贡献,而不再只是机械地将少数创新者的设计变成产品。因此,探寻“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真正适应高智能发展要求的技术人才成为中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严新平,谢峻林,李志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构思[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1):74-77.
[2] 刘德兵,刘国银,廖建和.农科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学刊,2015(21):38-39.
[3] 樊华,周庆贵,刘平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06(10):55-58.
[4] 胡宏祥,徐启荣,何方,等.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2):114-115.
[5] 曹华斌,游金明,陆伟,等.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基于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与改革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7):196-200.
 
 
 
 
 
 

    X关闭
    X关闭